新华网专访傲林科技董事长刘震:工业互联网要根据企业需要“按需取数”

 二维码


傲林科技董事长刘震近日出席第四届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并接受了新华网重庆频道的视频采访,以下为新华网对董事长刘震的访谈视频及内容全文。


工业互联网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是什么?8月24日,在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第四届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傲林科技董事长、IEEE Fellow(电气电子工程学会)院士、前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刘震表示,工业互联网一方面要能够采集数据,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企业的需要来“按需取数”,让数据的价值释放。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明显进入加速发展期。刘震认为,除了国家政策的推动,很多制造业企业都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经营及竞争力的重要性,这些企业开始布局工业互联网,从而提升自己的数字化程度。


“我们现在也发现,很多在做工业互联网的企业,往往是设备连上去以后,尽管能做到一定程度的管理透明化,但是从智能化、数据赋能的角度来讲,大家觉得数据的价值还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刘震说。


刘震表示,“怎样能够把数据的价值释放,更大程度上赋能企业运营和经营,这是我们在探索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数据交给企业的业务人员,让企业业务人员能够直接使用这些数据,直接能够帮助他们做决策。”


近日,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重点项目“云签约”上,傲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将在两江新区设西南总部。傲林科技重庆西南区域总部主要围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研发和推广应用,充分结合两江新区数字化转型需求,打造基于人工智能基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体系,共同构建两江新区创新生态圈。


刘震介绍了傲林科技在工业互联网上面的布局,重点是全域化的数据驱动和全局优化。“一方面是能够采集数据,但更重要的一点,我们是要根据企业的需要来‘按需取数’。在这个基础上,去构建企业级的‘数字孪生’。我们为这个事情专门做了很深入的研发,建立了一套模型框架。”


据刘震介绍,通过这样一个模型,能够把企业的方方面面的数据,包括人、机、物、法、环、材,以及企业外部数据和各种外部事件数据融合起来,放在一个模型框架里边,通过这样一个模型框架,就能够把企业的日常运营、经营一目了然看到,做到同步,这是一个“孪生世界”。


“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根据现在的运行状况以及历史数据做出预测,看到我们未来会发生什么问题、有些什么样的风险。然后做模拟推演,分析各种可能的环境、场景、政策影响,企业领导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模型来做各种决策判断,看看假如做这个决策,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效果,从而做到一个优化。”刘震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企业真正把“数字孪生”用起来,然后帮助他们做决策。


“这样的优化有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平衡,是风险和效益的平衡。”刘震说。